医疗显示器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医疗显示器支持3840*2160分辨率,10-bit灰阶能力,以及8百万像素显示,能够全屏及分屏显示,灰阶及彩色图像并列呈像。此款分辨率医疗专用平面显示器符合DICOM标准,可运用于医疗院所之手术房、诊间、教学影像会议与健诊中心等精密工作专案时之使用。

医疗显示器

医疗显示器真实的色彩及饱和度展现的细致影像,可以让医生在进行联合会诊、整合诊断、教学示范及医疗视讯时提供更准确原始影像的参考。

灰阶医用显示器,全系列具备高性价比的临床复查显示器能为用户提供具 DICOM Part14 校准能力显示。适用于 MRI、CT、DSA、CR/DR、PACS医生工作站、三维影像医疗等图像显示。符合DICOM标准的显示性能,具经济有效的临床复查应用价值,在整个医院内安装高性能、多用途的临床复查显示器,是解决医院避免采购高昂器材费用的解决方案。

彩色医疗显示器,满足DICOM Part14校准标准,以分辨率和清晰度为特点,专门用于数字乳房X射线、DR/CR、PET、MRI、三维造影等高要求诊断显示。折用数字化乳房X射线、DR/CR影像、MRI、PET、CT、DSA等医疗影像设备,以及PACS环境下医疗图像和三维造影。

医疗显示器对技术有什么要求?

医疗显示器行业是技术高度密集的行业,技术门槛很高。与大屏显示器产品不同,对产品分辨率、对比度等性能要求更高。医疗显示器能够通过校正仪和校正软件对显示器的输入和输出进行曲线校正,使之符合dicom曲线。由于医疗显示器是非常精密产品,同时直接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全,所以定期的性能检验很有用处。

医疗显示器

为了呈现细致的影象,医用灰阶显示器的分辨率都很高,目前市场已出现10百万像素医疗显示器,远高于普通大屏显示器产品。同时为方便医生诊断,医疗显示器支持横竖屏转换,而普通大屏没有此功能。除此之外,对亮度、对比度、稳定性和显卡也有较高要求。

医疗显示器支持DICOM PART#14的标准(即是规范医学领域显示灰阶图像的统一标准),符合DICOM标准的灰阶显示器才能用于医疗领域。就是说具备调整DICOM标准曲线的能力,使其和DICOM标准相吻合,从而保证影像的显示质量。

灰阶度是黑白医学影像非常重要的特性,它反映了黑白图像之间的层次,即亮度的明暗程度。灰阶数越多,灰阶的过渡越平滑,越容易分辨出密度十分接近的不同物质。医疗显示器灰阶范围:1024 (10bit) -4096 (12bit)。普通显示器灰阶:256灰阶(8bit)。显示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曲线特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偏差,要保持良好的DICOM曲线,需要对显示器图像进行定期的校准以达到较佳值。医疗显示器拥有自我校准功能,经过简单的校准后,即可符合DICOM曲线特性。

医用显示器是怎么做校准的?

普通显示器有:内存、速度、3D指标、常用AGP插槽;医用显示器有:常用PCI插槽、显示模式、一卡两显、主副显示互换、彩色—黑白转换、10bit、12bit灰阶输出、横/竖屏转换。显示模式:由于诊断工作站需要两台或多台显示器时,显卡应当有灵活的显示模式,便于医生的诊断。显示模式有:独立显示、扩展显示、复制显示。

医用显示器

医用显示器一卡两显:当一台工作站配有两台显示器时,显卡有两个输出口;主副显示互换:当工作站有一台普通显示器,同时有一台或多台医用显示器时;设定普通显示为主显,医用为副显时,普通显示器和医用显示器分别显示彩色和灰阶图像时,彩色不应有缺色,灰阶不应有断层。

医用显示器定期的性能检验是非常需要的,这个性能检验称之为校准。医用显示器相对于普通显示器昂贵的价格,也因为其校准上的高要求。

医用显示器的校准方式主要有两种:外置式和内置式,内置式又分前置式和后置式。显示器校准,严格讲应该是通过“显示链路”对显示器的“显示效果”进行校准。其目的,是保持数字影像显示的标准性和一致性。

医用显示器与普通显示设备有什么差异?

医用显示器是显示领域中高清晰、高亮度的显示设备。PACS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普及,以及各种数字影像设备飞速发展,医用显示器,是医生实现“软读片”对患者的观察与诊断的终端影像呈现者,与用来显示黑白、彩色图像或文字的普通显示设备有着什么差异呢?一起了解下吧。

医用显示器

尺寸: 医用显示器以对角线长度来计算,一般以英寸为单位。医用:基本与X胶片相仿,常见尺寸为:18”、20”、21”;普通:常见尺寸为:14”、15”、17”、19”。分辨率:单位面积内实际显示像素的数量。 1MP=1百万像素。医用:1MP (1024×1280)、2MP (1200×1600)、3MP (1536×2048)、5MP (2048×2560)、10MP (4096×2560);普通:800×600、1024×768,1280×1204。

亮度:亮度就是显示器上显示图像有多么明亮的程度,单位(cd/m2)坎德拉每平方米。医用:600-700 cd/m2 标准校正设定的亮度在400-500 cd/m2之间;要求3万小时,甚至10万小时亮度值保持不变。普通:200-300 cd/m2 无其它要求。

医用显示器对比度:描述显示器显示黑与白之间的差别,表达显示器至亮值和至暗值之比,对比度也叫动态范围。医用:600:1—1000:1;普通:300:1— 400:1。

怎么正确选择内窥镜显示器?

灰阶,人眼对灰阶的反应并不是线性的关系。我们眼睛对黑暗部分的反应不如明亮部分灵敏。要达到很好地再现灰阶连续的黑白影像,就应选配输出灰阶在10bit以上显卡。亮度,亮度愈高,人眼能分辨的灰阶就愈多。为了提高灰阶的分辨力,内窥镜显示器的亮度要高。亮度越高,人眼能分辩的灰阶也越多。

内窥镜显示器

内窥镜显示器分辨率,分辨率是指单位面积显示像素的数量,同时显示器的成本与分辨率也成成正比。选择普通显示器分辨率为1024×768。监视器的分辨率与图像本身的分辨率有很密切的关系。适当的选择监视器的分辨率能有效的减低显示器的购置成本。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指的是液晶显示器对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也就是液晶由转亮或由亮转暗的反应时间。

监视器的尺寸,医疗监视器的尺寸与分辨率有连带关系。分辨率愈高, 尺寸愈大, 但并不成正比关系。CRT显示器尺寸分布在17英寸到21英寸。液晶(LCD)显示器尺寸在18英寸到32英寸之间。  

横屏及竖屏,关于内窥镜显示器是选择横屏或竖屏的问题, 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现在的医疗液晶显示器厂家已考虑到医生阅片的习惯和要求,设计了横竖可以转换的功能,大大方便了临床的使用。

内窥镜显示器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内窥镜在200年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结构发生了4次大的改进,从硬管式内窥镜(1806-1932)、半曲式内窥镜(1932-1957)到纤维内窥镜(1957以后),又到如今的电子内窥镜(1983年以后)。影像质量也发生了一次次质的飞跃。医疗内窥镜显示器是人类窥视、治疗人体内器官的重要工具之一。

内窥镜显示器

医疗内窥镜显示器系统大体由三大系统组成:窥镜系统、图像显示系统、照明系统。其中,内窥镜组成分为:镜体—镜鞘;镜体:物镜、传像元件、目镜、照明元件、及辅助元件组成。图像显示系统组成包括:CCD光电传感器,显示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组成。照明系统组成分别由:照明光源(氙灯冷光源、卤素灯冷光源、LED光源),传光束组成。

按其功能分类,消化道内窥镜显示器包括硬管式食道镜、纤维食道镜、电子食道镜、超声电子食道镜;纤维胃镜、电子胃镜、超声电子胃镜;纤维十二指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纤维小肠镜、电子小肠镜;纤维结肠镜、电子结肠镜;纤维乙状结肠镜和直肠镜。呼吸系统的内窥镜,如硬管式喉镜、纤维喉镜、电子喉镜;纤维支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腹膜腔内窥镜,有硬管式、光学纤维式、电子手术式腹腔镜。

内窥镜显示器的主要参数是什么?

目前医疗影像设备的显示器所用的显示屏尺寸主要为19-33英寸,主流产品分辨率还是2MP、3MP,分辨率较低,而随着对更高分辨率、更高质量医疗诊断图像需求的增加,医院对5MP、6MP诊断内窥镜显示器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由于医用显示器和普通显示器的应用领域不同,技术要求的参数要求也不同,下面根据主要参数进行比较说明。

内窥镜显示器

内窥镜显示器尺寸是以对角线长度来表达。普通显示器主流尺寸为15”、17”,而且尺寸基本与价格相关成正比,尺寸越大价格越高;医用显示器常用尺寸为18”、20”、21”尺寸基本与X胶片相仿,但是不和价格相关。

分辨率:单位面积内实际显示像素的数量,如800600、12001600等。医用显示器的分辨率与价格成正比,与放射设备的分辨率正相关,相应的设备应当配套相应分辨率的显示器。

亮度:普通显示器有:200-300cd/m2无亮度恒定的要求;医用显示器有:600-700cd/m2经过校正设定的亮度在400-500cd/m2之间;要求3万小时甚至10万小时亮度值保持不变。

内窥镜显示器对比度:表达显示器至亮值和至暗值之比,彩显不过多要求,医用显示器要求来表达灰阶影像的黑白之间的程度。普通显示器有:300:1~400:1;医用显示器有:600:1~1000:1。灰阶:灰阶显示要求显卡支持,医疗专用显示器应当配有专用显卡。普通显示器有:8bit-256灰阶,用于显示彩色图像,无灰阶要求,使用普通显卡;医用显示器有:10bit-1024灰阶,用于显示X光灰阶图像,于诊断相关,要求≥10bit~12bit(1024~4096灰阶)。

使用内窥镜显示器有什么样的优点?

内窥镜显示器是显示领域中高清晰、高亮度的显示设备。PACS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普及,以及各种数字影像设备飞速发展,医用显示器,是医生实现“软读片”对患者的观察与诊断的终端影像呈现者,与用来显示黑白、彩色图像或文字的普通显示设备有着什么差异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内窥镜显示器

灰阶:反映了黑白图像之间的层次,是黑白医用影像非常重要的特性。灰阶显示要求配有专用显卡。医用内窥镜显示器:10 bit–1024灰阶,10bit或12bit(1024–2048灰阶);普通:6bit-64 、 8bit- 256灰阶。

响应时间:指的是液晶显示器对输入信号显示图像的反应速度,也就是液晶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的反应时间。通常都是以毫秒(ms)来计算。医用:对于一些动态高清的影像,一般为几毫秒左右,对于静态的影像要求不高;普通:16–5ms左右。

SBC功能:恒定的亮度调节功能。内窥镜显示器亮度会随着使用时间而衰减的,为了符合临床的阅片标准、逐个图像的稳定性、一致性和整体性(是指在医院内不同地点的工作站上显示的同一图像其亮度、灰度、对比度等是一样的,这样不同地点医生看到的是同样的图像;打印出来的图像与显示在监视器上的图像也是一样的),就需对亮度进行一个随时进行监测校准调整控制,使其稳定在400~500 cd/m2 标准之间,且不低于3万小时亮度值的保持。医用:背面有光学传感器接口,可以接入光学传感器进行校正,保证系统显示器的一致性和整体性。普通:无亮度监测控制动能,亮度衰减够快。

如何对医用显示器进行校正?

医用显示器具有普通显示器难以达到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稳定性主要是指医用显示器的亮度能够稳定地保持在理想的阅片亮度值(一般在400-500 cd/m2之间)上。即使液晶面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化,亮度降低,医用显示器也能够调整亮度到原来的理想值。一致性是指在医学数字影像系统中,无论是在影像获取设备(CR机、DR机、CT机等)的显示器上,还是在门诊医生所用的显示器上,所有的医疗影像都要保持视觉的一致性,即各个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是一致的。这对医生的正确诊断非常重要。因为,不一致的医疗影像,会带来不一致的、不可靠的或者是错误的诊断。

医用显示器

实际应用中,医用显示器需要使用亮度计和相应的程序来对亮度测量并进行校正,以使其符合DICOM要求。

在校正时,亮度计置于显示器的前方。显示器显示各种不同的测试图片,亮度计分别测量这些测试图片中特定位置的亮度值,然后利用专门的亮度校正软件,对显示器的亮度进行校正。

外置亮度计:外置亮度计手动校正外置亮度计手动校正的一个非常大的优点是直观,因为亮度计放置在显示屏前,亮度计所测得的亮度就是人眼所看见的亮度,不需要其它的计算进行转换。外置亮度计手动校正的不足是它需要具有技术的人员手动操作,对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医用显示器每隔一段时间(3至6个月)就要校正一次,工作量较大,而且很可能会错过校正时间;亮度计测的是屏幕的某一非常小的区域的光线,采光区域小,由于屏幕的亮度不是全部的均匀,所以测得的亮度不能代表整个屏幕的亮度水平。

为什么推荐使用医用显示器?

医用显示器的亮度可以达到1000cd/m²或更高,其中一些甚至具有内置功能。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真正的医用显示器亮度输出稳定,可以符合 DICOM 3.14 的要求。在医学成像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台显示器需要显示一致的医学影像;随着地点的改变,不同的显示器也需要呈现一致的图像质量。

医用显示器

医用显示器配有内置稳定系统,有些还有前置传感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在单台显示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而且在连接到企业网络的每一个显示器上,都可以保证一致的图像亮度和清晰度。这样一来,不同位置的同事也能看到同样的图像,很大地促进了准确远程协作。

随着患者检查的数量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放射科医师对工作效率提升的需求愈发迫切。因此,医用显示器通常会做个性化的设计,以便简化读片和提高使用效率。

对于医疗诊断来说,有时屏幕越大就越好。大尺寸的显示器,能够让放射科医师实现在单屏上完整地查看图像,无需平移或缩放。许多医用显示器具有按比例将图像扩展至适合屏幕尺寸的功能,也可提高读片效率。花在显示设备上的钱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还需要考虑服务、支持和基础设施的费用。考虑到区域合规的差异、严格的技术要求和详细的报告需要,管理整个医院的显示器并非易事。